| 导 师 | 学 生 | 毕业年份 | 毕业论文 |
| 崔希亮 | 李佳乐 | 2020 | 固阳话情态词“哇”研究 |
| 姜丽萍 | 杜静怡 | 2020 | 《欧洲汉语能力标准》“能做”说明研究 |
| 姜丽萍 | 王梦雅 | 2020 | 国际学校小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研究 |
| 江 新 | 邓一群 | 2020 | 文言文句子与篇章可读性公式初探 |
| 江 新 | 翟雨莹 | 2020 | 基于HSK文本的可读性公式建立与效度验证 |
| 江 新 | 吴思远 | 2020 | 基于多层面语言特征的汉语文本可读性自动评估研究 |
| 江 新 | 姜 悦 | 2020 | 面向三至九年级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测试研究 |
| 江 新 | 杨叶浓 | 2020 | 因果连接词对汉语说明文阅读理解和推理生成影响的眼动研究 |
| 江 新 | 宋冰冰 | 2020 | 汉语二语学习者汉字加工专家化的形成与发展——来自ERP的证据 |
| 梁彦民 | 张 聪 | 2020 | 核心义对词义演变的制约作用——以“洗”“刷”为例 |
| 梁彦民 | 孙 杰(蒙古国) | 2020 | 汉蒙语饮食类成语对比研究 |
| 梁彦民 | 秦 华 | 2020 | 针对美国低龄学习者的汉字教学研究 |
| 梁彦民 | 张 莎(法国) | 2020 | 法国成年学生汉字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
| 梁彦民 | 王秋戈 | 2020 | 《长城汉语-生存交际》汉字教学内容的测查与评估 |
| 梁彦民 | 杨 灿 | 2020 | 《新实用汉语课本》汉字教学内容编写评估 |
| 梁彦民 | 张世财(泰国) | 2020 | 泰国学习者汉语慕课调查研究 |
| 孟 凯 | 石桐瑞 | 2020 | 动物喻人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及生成机制研究 |
| 孟 凯 | 陈 思 | 2020 | 三音惯用短语“V趋+N处所”内部组配规律及其动因研究 |
| 孟 凯 | 南亚琴 | 2020 | 双音复合词“X+近义语素”对应关系研究 |
| 聂 丹 | 李 娜(阿富汗) | 2020 | 汉语“把”字句波斯语翻译研究—以《活着》为例 |
| 饶高琦 | 王贵荣 | 2020 | 基于规则的中文组块内部关系分析 |
| 石 锋 | 郝苗苗 | 2020 | 普通话“也”字句的焦点表现 |
| 石 锋 | 董梦雪 | 2020 | 印尼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单、双字调的实验分析 |
| 帅志嵩 | 李 佳 | 2020 | 现代汉语状态变化作格动词研究——基于真实语料的考察 |
| 帅志嵩 | 卞 威 | 2020 | 汉语“V+X+趋向成分”动趋式的历史发展 |
| 帅志嵩 | 荚凤来 | 2020 | 基于真实语料的现代汉语组合式结果补语的类型和功能研究 |
| 田 然 | 李会杰 | 2020 | 外国学生汉语叙事语篇设景情况研究 |
| 田 然 | 于 瑶 | 2020 | 留学生汉语叙事语篇的宏观结构特点与围观语言表现分析 |
| 张 博 | 王 鑫 | 2020 | “上/下动+N”中名词义的语境调节及搭配的组合机制研究 |
| 张宝林 | 陈 钊 | 2020 | 基于语料库的“把”字句使用条件研究 |
| 张宝林 | 荣钟宁 | 2020 | 基于语料库的“把”字句习得研究 |
| 张宝林 | 刘 悦 | 2020 | 对外汉语致使“把”字句教学研究 |
| 张林军 | 崔 超 | 2020 | 双耳分听范式下汉语普通话声调范畴化感知的大脑偏侧化研究 |
| 郑艳群 | 刘 冰 | 2020 | 汉语语法教学“导入”实证研究 |
| 郑艳群 | 朱莉莉 | 2020 | 汉语语法教学“讲—练”模型研究 |
| 郑艳群 | 邢安祺 | 2020 | “把”字句初级语法教学中输入与输出频率特征考察与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