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顺利结项

时间:2025-01-06 来源: 发布人:

近日,北京语言大学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已圆满完成,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最终审批,顺利通过结项,荣获“良好”等级评价。该项目首席专家为吴应辉教授,子课题负责人为央青、王祖嫘、韩晓明、刘玉屏、杨吉春。国内外200余人参与了课题调研或成果撰写。

2024年9月8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项目编号:17ZDA306)结项鉴定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正式召开。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担任会议鉴定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有浙江师范大学王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安然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李向农教授、厦门大学苏新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伯江研究员。项目首席专家吴应辉教授以及各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核心成员出席会议。


鉴定会第一阶段由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黄伟处长主持,黄伟处长代表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鉴定组专家、项目基本情况、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以及鉴定会流程。

鉴定会第二阶段由专家组组长赵世举教授主持。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吴应辉教授对项目的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理论创新等做了详细的汇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围绕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和汉语国际传播发展监测两大核心任务开展了系统研究,产出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创建了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全球汉语传播动态数据库”,阐释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提出了国际中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系列新见解。其中代表性成果包括《世界中文教育概况》丛书(10卷本),160余篇期刊论文(其中CSSCI期刊46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5篇,普通期刊论文89篇)、16篇咨政报告及22篇博士论文(中国博士生11篇、外国博士生11篇)。

数据库负责人曾晨刚博士介绍了“全球汉语传播动态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并展示了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该数据库共涉及七个一级子库,分别为国别中文教学发展库、国际中文教学资源库、全球中文师资库、汉语国际传播典型案例库、孔子学院发展数据库、海外华文教育数据库、科研项目库。截至2024年9月4日数据库收入数据为169517条,注册用户为2041人。

在对项目成果仔细研读的基础上,评审专家分别对结项报告和代表性成果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王辉教授指出,“全球汉语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意义重大,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唯一的数据丰富、功能齐备的数据库,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培养了22名博士生,产出22篇博士学位论文,充分体现了项目的人才培养功能。同时,原创性理论成果彰显了课题组的理念和重要特色,凸显区域国别研究特色,是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

安然教授指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靶向国家需求,有思想、有创新、有建树,完整地呈现了项目负责人的学术思想。《世界中文教育概况》系列丛书对于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老师和研究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全球汉语传播动态数据库”是一个集大成、里程碑的标志性的成果。如果能够保持动态监测,该数据库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平台,是一个小的百科全书,其作用不言而喻。

李向农教授指出,该项目有“四大”特点,即项目重大,体量庞大、成果巨大、影响独大。建议课题组持续开展动态数据库的内容完善更新和功能优化,同时进行信息安全监测和排查,以使该成果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C1EC4

苏新春教授指出,该项目研究成果体量大,思精、量多、面广,理论和实践并重,讲全局、讲创新,讲应用,重数据,体现了项目负责人的思考、眼光和境界。项目成果超出了题目的要求。数据库七大子库涵盖了中文国际传播的主要方面,从动态角度采集数据,200多人的队伍围绕研究目标开展工作,成果非常震撼,值得进一步支持。建议后续充实内容要由点到面,由框架到内容,由断代到动态,建设成为有跟踪的数据库,为学界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昌来教授指出,该项目代表性成果《世界中文教育概况》丛书为学界和政府机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国际中文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全球汉语传播动态数据库”为未来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和中文国际传播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团队发表160余篇论文和16篇咨政报告,对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专业建设提出了很好的观点。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到国际中文教育,从汉语国际推广到中文国际传播,从对外汉语本科到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到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博士,四条变化主线,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存在很多争议,有很多不同的认识。该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发布以后,不仅有利于理论研究,也有利于匡正学界对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看法。

D5A72

张伯江研究员指出,课题研究理论和实践并重。项目有很多理论思想,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咨政报告与国家发展重大关切直接相关,反映了课题组有很高的战略站位。项目主持人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关注ChatGPT、元宇宙,对新技术的挑战做了及时回应,值得称道,项目在扎实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发展,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建议今后进一步开展用户调查研究,不断优化数据库功能,在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赵世举教授指出,该项目结项材料厚重,项目首次收集整理了全球所有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状况信息,并且创建了先进的相关动态数据库。项目组对国际中文教育和中文国际传播的理论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160余篇论文研究成果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围绕几个重要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进行理论思考和架构。有些研究基于数据库建设、信息采集基础之上,捕捉新的情况,开展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已有研究成果既有理论贡献,又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学术支撑和可行建议。该项目以数据库为基础、为抓手,数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咨政建言乃至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收获了溢出效应。

项目首席专家吴应辉教授对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回应。吴应辉教授指出,无论是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数据的安全,还是利用数据库产出更多的咨政报告、更多的理论成果,对于课题组下一步的研究都非常有启发。接下来项目组会把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落到实处,进一步持续更新数据库,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

根据结项鉴定会议程,课题组成员退场后,评审专家组进行了集中评议并填写了书面鉴定意见。专家组对课题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该课题研究意义重大,报告内容丰富,专家组集体讨论决定同意结项。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最终审定,荣获“良好”等级评价。

鉴定会第三阶段由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黄伟处长主持,黄伟处长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对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工作的支持。评审专家组组长赵世举教授宣布了鉴定结论。项目首席专家吴应辉教授代表课题组对评审专家的肯定致以诚挚的谢意。结项鉴定会圆满结束。


                                 撰稿:王咸慧